1、智慧城市监管的“势力范围”逐渐清晰
在物联网的试点示范项目的建设上,我们听到过”部委协调”及”部省协同”这样饱含深意的短语,但智慧城市的监管和服务还处于”角力”的阶段。由于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没有达成共识、建设范围界定依然模糊、评估标准依然处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喧嚣状态;因此我们看到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甚至住建部都相继或正在准备推出不同层次和不同级别的所谓智慧城市”试点”或”示范”。而从微博的舆论来看,也可看出一些端倪,部委之间对这种”试点”乱象已经生出罅隙。有竞争无协作的监管服务体系,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的走向依然成谜。2013年,相信随着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指导文件的出台,”试点”狂欢将得到缓解,部委之间的行动将逐步走向协调,各部委在智慧城市的监管范围上将逐渐清晰,这无疑将有益于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
2、智慧城市基础评价标准值得期待
自2011年始,国内即有各种机构和单位推出各种大同小异的智慧城市评估指标,意在掌控这个领域的评价权。而从过去三年来看,不少机构的评估指标仅仅是为了做出来给行业看看,在具体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上,少有一套评价结果出来检验其合理性(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曾在2011年推出首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预评估,在2012年推出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结果)。目前,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及第三方机构也在积极推出智慧城市评估体系,但谁更具备评价的权威性与合法性,并无说法。在目前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正在发生变化、行业评测呈百家争鸣的态势、第三方评测正在被各方推崇的当下,国家主管部门推出智慧城市基础评估指标来指导智慧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3、智慧城市建设新的“政治正确”的外衣
十八大召开之前,我们从”两化融合”、”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中以证明智慧城市建设理论上的合法性。随着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智慧城市是否依然值得资本市场和地方政府关注,其实已经出现一些揣测。目前我们也已看到以”城镇化”和”美丽中国”等十八大报告内容的阐释来为智慧城市建设开路的大有人在。在举国体制下,智慧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无疑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以及吻合新时期当下中国发展进程的脉搏,而”城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新的”政治正确”的外衣。可以想见,智慧城市背负的不只是产业和城市发展的责任,还将影响城镇化过程中的公民权益、社会管理创新等问题。
4、智慧城市从“模式之争”转向“特色之争”
过去三年,关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国内各大论坛及智库都进行了沸沸扬扬的讨论,从国内到国际,鳞次栉比、琳琅满目的”模式”,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看到国内哪个城市很彻底并符合实际地学习过,大家只是将”模式”当做口香糖,嚼得没味道也就吐了。另外一个真实的背景是,任何成功的模式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前提和条件,而”拿来主义”只有收获教训,而不是经验。从当前各地政府发布的智慧城市规划可以看出,他们对所谓的”模式”并不感兴趣,无论从区域发展、产业前景还是获得上级部门的扶持和关注来看,它们都希望最大程度地体现”特色”。对于智慧城市而言,特色的反面就是平庸,平庸的结局是没有建设和继续发展的必要。
5、云计算和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攻坚方向
除了土地、资金和人才,数据已经成为第四种资源,奥巴马将数据称之为”新石油”。多年前就以甚嚣尘上的”云计算”以及正在变得时髦的”大数据”正在变得日益重要与实际,但是,颇显尴尬的是,在这种时髦之下,国内领先的IT公司均获得了”云补贴”,但至今没有玩出什么值得把玩的东西,跃跃欲试的跨国企业则在视线之外徘徊。
当前,我们看到广东已经推出”大数据战略”,而其他省市也开始将”云计算”摆到一个可实施并符合实际的发展需求上来。无论怎样,对信息有效地平等化共享,对技术平等地民主化应用,对数据安全地自由开放,这应该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潜在要求。
6、智慧民生成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力场
从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执政理念来看,”民生”成为一个各方热议的重要主题。从收入分配、养老、税收等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从智慧城市建设来看,智慧民生也将成为一个重要发展主题。并且,智慧民生将成为撬动智慧政府和智慧产业的支点。从行政审批事项、公民在线办事以及政府信息公开,涉及公民权益的事项最终将推动智慧政府的发展,而电子政务发展这么多年,最终没有彻底根除”信息孤岛”的症状,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下,”政务云”将成为重点关注和建设对象。此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市民与农民将逐渐变得模糊,产业转移的潜台词不再是将污染产业和劳力密集的产业从沿海潜入内地潜入环保意识不强的地区,以3D打印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以”创客”、”众包”和”众筹”为特征的社会化生产/创业/就业模式将推动智慧产业的发展,并因此改善民生。
7、跨国企业对智慧城市市场侧面突击
在产业混沌的初期,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大型IT企业甚至IT设备分销商都争先恐后地挤到了这个行业的最前面抛头露面,希望用各种与智慧城市沾边的标签混个脸熟,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那些买单的客户也未必知道它们能为智慧城市做什么,电信运营商还是以做管道为主业,大型IT企业还是在卖手机、平板,IT分销商还是在代理一些国外的设备。IBM、思科、三星等公司在晃悠一圈之后,发觉中国的智慧城市是一个又大又烫的大饼,喷香却又无从下嘴,但又不甘心躲在分销商的背后卖卖设备过过小日子,于是它们想出了设立”双总部”、高管集体”学雷锋”为智慧城市建设出主意等这样的招术,但,这能真正体贴到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式微而亟需招商引资的迫切心情么?因此,抛弃”智慧城市”概念,用信息技术解决每个城市正在遭遇的麻烦,并与”智慧城市”概念保持适当的距离,从边缘侧击智慧城市市场将成为他们新的策略。
8、财政资金只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才是王道
从团购到移动互联网,盲从且患得患失的投资心理,正让那些VC、PE们慢慢冷静下来,基金经理们有的正在攒钱过冬、有的已经失业。在国内除了买房就是买LV这种投资渠道并不多的现状之下,对智慧城市而言,财政资金扶持只是鼓励和表态,产业资本和个人投资进入才是发展的王道。并且,一个如果不能说服市场、不能从市场上融到钱的商业模式,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市场。国家可以处于战略需求和顶层设计的要求,对一些行业定向扶持和投资,但归根结底,真正承担起产业发展重任的需要社会资本进入。一个没有竞争压力的资本将诞生一个没有生存动力的行业。
9、智慧城市成为互联网最新趋势与新兴技术载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先生曾表示:智慧城市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在特定历史时刻交汇的产物。而在互联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兴技术更迭速度急剧加速的当下,智慧城市将导致新模式、新技术、新应用的另一种“融合”与“交汇”。”SOLOMO”倡导的社会化、本地化和移动化,以及语音技术、增强现实、人机交互甚至微博等新媒体,都将对智慧城市的市民生活产生化学反应,智慧城市成为互联网最新趋势与新兴技术的载体。
多年来,我们发觉,草根创业者在面对宏观产业政策都呈现出两极状态:要么是使劲浑身解数去迎合以获得扶持资金的青睐,要么是因为自生自灭的本性而对之不理不睬。但时代的吊诡之处就是:不允许每一个人置身于时代的车轮之外。这种融合交汇的结果将不只是用技术革命或者产业革命就能简单概括,最终将作用于整个时代的腔调与社会运行秩序。极客告诉我们,技术推动时代进步;而现实告诉我们,人文可以抑制时代的疯狂与冲动。这是智慧城市的未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