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于所有家电企业和商家来说,发展与转型毫无疑问成为核心目标。而累并痛苦着则成为所有家电厂商印象最为深刻的感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下2015年引领家电圈的哪些关键词,听一听每个关键词背后的故事。希望透过这些关键词的梳理,可以更好地为2016年的家电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注入更多的动力。
一、跨界
从2013年底的阿里投资海尔集团旗下的日日顺,2014年底的小米投资美的集团,到2015年底的乐视战略投资TCL集团旗下的TCL多媒体。包括并未引发人们关注的腾讯投资TCL集团和长虹集团共同投资的智能电视运营平台欢网科技。来自互联网对家电产业的浸入,已经从最初的产品跨界、市场竞争到资本融合,越来越多地出现。
点评:跨界应该说2015年很多家电企业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关键词。跨界的背后,释放的家电企业已经明确,必须要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深度合作,比如资本层面的融合,才可能更好地从互联网身上学到思维、理念和运营方式。同时,家电企业也开始从过去的封闭式研发和创新,走向了开放式创新与变革。
与互联网企业相比,家电企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运营资本多是自筹或者来自银行借贷,而互联网企业的运营资本却多是来自于战略投资者,或者风险投资者。家电资本的第一属性是保值增值,绝对不允许烧钱。而互联网的风投资本可以容忍亏损和透支,但必须在正确的道路上烧钱。
二、并购
日前有消息称中国家电企业海尔有意参与接盘美国通用家电业务。无论这一消息是否属实,都透露出中国家电企业收购外资家电业务的那颗蠢蠢欲动之心。今年以来,中国家电企业中已有长虹收购三洋中国业务,创维收购东芝中国白电业务,以及海信收购夏普美洲业务、创维收购德国老牌电视企业Metz(美兹)等多个并购案例出现。这似乎表明外国家电企业不行,中国家电正在全球崛起。
点评:在今年一系列中国家电企业的并购潮背后,这不只是说明中国家电企业在终端消费市场的竞争实力快速提升,还折射出欧美日等全球老牌家电企业正在快速转型,撤出竞争激烈而利润稀薄的终端零售市场,并快速转向利润更高的商用市场,比如说工业、医疗等特殊商业场所的系统解决方案。
从单一硬件产品消费市场竞争,转向系统解决方案的商用市场竞争,这其实是最近几年以来外资家电及电子类企业的转型方向和路径。而目前中国家电及电子企业的竞争重点还放在消费市场的硬件较量。可以说无法通过并购来对比中国与欧美日企业之间的竞争差异,反而应该看到这背后隐藏的商业转型路径。
三、用户
客户就是上帝。这是过去几十年以来,所有家电厂商都会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所有家电企业和商家都是将产品卖出去,就结束与客户的交流和沟通。除非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需要厂商上门服务,双方才会发生二次交互。那么到了互联网时代,以小米和乐视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都开始强调变客户为用户,关注用户的激活率和交互量,都开始搭建和寻找与用户持续交互的平台。同样,海尔、美的也通过一系列内部的组织架构转型,建立起以变客户为用户为核心的交互平台和服务平台。
点评:从客户变用户,是家电企业接受互联网浪潮和思维冲击之后,主动进行的一项变革。目的是通过与用户的持续交互,反向推动企业在技术和产品上的创新,打造更多满足用户需求、带给用户惊喜的好产品。但本质上却是要改变过去与客户的一锤子买卖,向与用户的持续性交互后带来的持续交易和订单。
四、精品
做精品、好产品,在今年以来已经得到包括海尔、美的、海信、创维,以及奥克斯等一大批家电企业的持续推动和认可。这也是很多家电企业在最近几年通过坚持“精品道路”尝到甜头之后,开始重新回归到产业竞争的本质,打造好产品、精品战略。将更多的资源和费用投入到好产品的打造过程中。
点评:面对与欧美日同行的竞争,对于中国家电企业来说,一直以来最大的短板和缺憾,就是对于精品和好产品的打造与坚守。虽然很多家电企业的掌舵人很早就意识到,好产品是企业生存和竞争的根基,而格力至今可以称霸空调业的最大动力,也就是十多年坚守对于品质的底线。
可以说中国家电企业造精品很简单,却又不简单。特别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下,很多家电企业都要时时突破自己的生产底线。为了追求市场价格更有竞争力、产品更有利润,很多时候放弃了对于品质的坚守和突破。这也成为很多中国家电企业的品质与口碑,始终在最近多年以来难以超越欧美日同行的根源。因为我们很多家电企业对于产品缺乏应有的景仰,对于品质缺乏应有的坚守。
五、换帅
今年以来中国家电企业迎来了一轮换帅热潮。最早是长虹集团旗下的长虹多媒体产业集团董事长一职,由老将郭德轩取代叶洪林出任。新成立的长虹控股总经理一职则由长虹老将家电产业集团董事长李进担当。担任海信集团总裁一职超过15年的于淑珉正式将接力棒交到原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手中。
经历大小股东之争的康佳集团,董事长和总裁一职也由张民和刘丹,变成康佳老将刘凤喜一肩挑。同样正处在转型轨道之中的TCL多媒体CEO一职由老将薄连明取代郝义担当。奥克斯家电集团总裁、空调事业部总经理钱旭峰因身体原因辞职,职位由奥克斯中央空调原总经理崔华波接任。苏宁则新设立COO一职由侯恩龙担当,总裁金明则转向负责苏宁置地业务。
点评:今年中国家电企业的换帅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的人事更迭,老将退休新人接替,另一种则是大小股东纷争导致的高层更迭,最后一种则是业绩不佳导致的人事换防。可以说,换人对于企业来说整体是“利大于弊“,正所谓是不换思想就换人。很多企业就是希望借助换帅来调整企业的经营思路和策略,谋求新一轮的增长与变革。
六、引爆
电商双11节当天,阿里一家的销售收入突破900亿元。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此之前的美的品牌日全国联动,以及格力电器工厂直销终端引爆,以及在此之后的海尔大事件、奥克斯抄底行动、志高智惠风暴、创维惠民补贴行动等一系列终端市场推广和引爆,都创造了非常不错的业绩。一天的终端引爆活动从2亿元、10亿元到50亿元不等,不仅点燃寒冬市场上所有家电企业和商家的信心,也探索了一条面向未来的竞争转型之路。
点评:寒冬中的家电市场机会和空间到底在哪里?这是过去一年多来很多家电厂商都在思考的问题和寻找的答案。事实上,以美的、格力、海尔为代表的家电领军企业为行业探索并指明了一条清晰的道路和方向:那就是要到终端去,要到一线去,真正贴近市场和消费者进行需求的挖掘和引爆。
七、价格战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再度关注空调行业的价格战,召集空调企业、家电连锁商,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召开了一场名为“规范价格竞争、繁荣空调市场”的会议,约见并告诫相关空调厂商不能再打价格战。这被认为国家发改委对于空调一哥格力空调在过去3个月掀起价格战并引发同行跟进风潮的公开告诫,这并非国家发改委首次关注空调行业的价格战,但结果并未有效的阻挡空调企业的价格战。
点评:在今年的家电市场上,不只是空调企业打价格战,包括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行业的相关企业,都在通过各种名目发动价格战。有的直接是一降到底,有的却是以产品普及风暴名义降价。在家电这个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行业,价格战是调节市场供求机制的一种最有效手段,相信所有企业都不愿意轻易打价格,但是迫于市场的艰难却又不得打价格战。
八、合伙人
从大家电企业美的、海尔,到厨电企业方太、老板,其实最近几年以来都在推动一项在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和激励机制上的创新。今年以来,海尔集中性地通过打造创客平台的方式,将员工变成一个个小微主、平台主和创客。而美的则直接通过合伙人计划的实施范围和人数的增加,将更多的关键骨干核心员工变成企业的合伙人。老板电器也于今年实施变职业经理人为事业合作人的计划。
方太虽然没有上市但近年来一直在实施身股制,进入公司一年之后的员工都享有对公司经营利润的年底分红权利。此外,包括苏宁、TCL、九阳等一批家电上市公司都在通过股权激励,推动员工考核机制的变化,希望让工资、奖金和提成之后,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点评:无论是创客、小微主,还是事业合作人,都是家电企业探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变过去的打工文化,解决职业经理人追求短期业绩和KPI指标的弊端,探索将员工和企业的发展与变革融为一体,实现“人人为公司、公司为人人”的共创共赢共享经济理念。
九、多元化
中国家电行业时隔多年后,于今年掀起新一轮的家电品类多元化扩张大幕。最具代表的性的,则是格力、创维。这两年来的多元化扩张步伐非常迅速,格力联手晶弘冰箱和大松小家电,实现了品牌品类的同步多元化。而创维则是通过借道格力、收购东芝中国业务进入空调、冰洗等业务。相对这两家企业都是通过自建工厂、自建团队的方式扎实推进,来自浙江宁波的韩电,还有江苏常州的中韩,以及安徽的尊贵、索伊等则通过贴牌方式从冰箱发家后快速进入空调、洗衣机,厨电等多个领域。
点评:在今年以来中国家电企业的新一轮多元化扩张背后,存在两个方向的压力:一是经营规模和业务上的做大做强,因为大规模始终是中国家电企业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二是商家和渠道上的转型压力,过去单一家电品类的经销商面临着向综合全品类经营的转型,这就逼着过去的专业化企业,必须要更快的实施多元化经营,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
十、机器人
如果说2014年家电业的最大热点是智能化,那么2015年家电业的最大热点则是机器人。特别是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发布之后,大量家电企业正在推动的机器换人计划,以及智能工厂计划开始浮出水面。从最受关注的海尔、美的,到长虹、海信、TCL、奥克斯等等,都在通过“机器换人”计划,以及生产工厂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改造升级,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和产业变革。
点评:对于所有家电企业来说,智能家电的背后一定是机器人和智能工厂的支撑和推动。所以在完成了智能家电在终端市场的引爆之后,家电企业的必修课则是打造智能互联工厂。比如说海尔实施的互联工厂就强调向用户开放、全程可视。
当然随着机器人的出现,以及大量智能互联工厂的落地,让所有家电厂家感受最深的有两层含义:一是可以优化大量一线劳动力,解决持续高涨的劳动力成本,谋求从低端的拼装向高端的品质制造;二是可以提升生产制造效率和品质,大量机器人应用可以有效地保证和提升中国家电的制造品质和工艺水平。这也解决了大量一线员工年轻化带来的品质不可控等问题。